媒体评食堂吃出胶状物:检验要透明 食堂吃出胶状物事件怎么回事

时间:2023-07-18 16:26:40来源:网络

  媒体评食堂吃出胶状物:检验要透明 食堂吃出胶状物事件怎么回事?据消息显示,7月17日接受培训的学生,在广州增城华世外语艺术职业学校食堂的饭菜中,吃出了“胶套”异物,疑似避孕套。学校工作人员回应记者称,经过初步调查,该异物系鸭子的眼球膜,他们已将相关样品保留。而且食堂已对厨房员工、涉事厨师予以相应的处罚。

  18日,广州市增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,已责令涉事食堂关闭,密切关注就餐培训学员身体状况。相关样品已妥善封存并移交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中,核查结果将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。

  到底是鸭子眼球膜,还是不可描述的“胶套”?如果就是眼球膜,那么食堂为什么要处分相关员工和厨师?鸭肉里面吃出眼球膜不是很正常的事吗?

  好在这一次物证被保留,已经妥善封存,并且移交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,只要保证调查过程的客观公正,相信答案不久将会公之于世。

  公众对于校园食堂里的这起事件如此关注,还是因为之前“指鼠为鸭”事件的负面影响巨大。公众担心的是明明一个检查就能真相大白的事情,却在种种压力、苟且、包庇之下扭曲、变形,变成了某种“说不清,道不明”。眼见着,之前用筷子翻弄出老鼠牙的爆料学生承认了“鸭脖”的认定,眼见着,基层市场监管部门领导第一时间为“鸭脖子”背书,眼见着常识被愚弄,真相被掩盖,黑的变成白的,丑的变成美的,老鼠成了鸭子,最后终于由省一级的联合调查组给出了一个不出意外的答案。

  当然,这次事件和之前的“指鼠为鸭”有着明显的区别,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第一时间给出了中立客观的处置——封存样品,交由第三方检验机构检验。

  真的假不了,假的真不了,透明“胶套”到底是鸭子本身就有的眼球膜,还是不可描述的东西,科技这么发达,很容易就能检验出来。关键是要保障检测程序公正透明,提存的样本不被调包。须明白,再权威的鉴定机构只能对样本负责,而不能保障样本不被调包。也正因此,所以市场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,保证整个鉴定过程的程序透明公正。

  食品安全大如天,一起事关“舌尖上的安全”的食堂公案不能变成一场无厘头的闹剧,更不能成为一场罗生门。

  特别是要吸取之前“指鼠为鸭”的教训,要避免明明是食堂的问题,却要把学校的声誉,基层执法部门的公信全部赔进去。

  如果鉴定结果确实是鸭子的眼球膜,那么权威部门应该向公众解释明白,这是鸭子身上的哪一部分?为什么和普通人的认知有明显出入?

  相反,如果最后鉴定确实是避孕套,那么更要严肃执法,这样的东西是怎么进入食品当中的?谁又在食堂里做不可描述的事情?食堂怎么就成了藏污纳垢的地方?该行政处罚的就行政处罚,该刑事立案的必须刑事立案。

  歌里唱“社会很单纯,复杂的是人”,其实鸭子也很“单纯”,鸭子身上长不出老鼠头,更长不出来“胶套”。关键的关键是,真相不能被人随意打扮,投诉应该有正常的解决渠道。

推荐资讯